1. | 原民會族語復振計畫大事記: |
| 1st. | 1996—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 |
| 2nd. | 1999—原住民文化振興六年計劃:其中含語言保存的項目。 |
| 3rd. | 2001—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教育部)原住民族語種子師資培訓。 |
| 4th. | 2002--(教育部)九階族語教材;原住民族語言教學支援教學人員研習。 |
| 5th. | 2003—原住民族語振興人員研習。 |
| 6th. | 2004—成立語言科。 |
| 7th. | 2005—和教育部公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 |
| 8th. | 2006—成立任務編組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會」。 |
| 9th. | 2007—原住民族語言認證能力考試+原住民族升學優待文化及能力證明考試;原住民族語言振興六年計劃;原住民族語言字辭典編纂四年計畫;黃皮書教材;(教育部)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 |
| 10th. | 2009—原住民族語言教材編輯計畫(四套教材)。 |
| 11th. | 2011—教材綠皮書;原住民族族語辭典數位化平台建置兩年計畫。 |
| 12th. | 2012—原住民族語言調查研究三年實施計畫;搶救原住民族瀕危語言實施計畫;原住民族教會族語紮根計畫。 |
| 13th. | 2013—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設置計畫;推動原住民族語言振興補助計畫;推動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第一期試辦計畫;原住民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原住民族語言學習入口網站建置暨推廣計畫。 |
| 14th. | 2014—原住民族語言非及能力認證測驗;原住民族語言振興第二期六年計劃。 |
| 15th. | 2015年—原住民族學齡前數位化教材(具)研發計畫。 |
| 16th. | 2016---原住民族語e樂園網站擴充計畫。 |
2. | 大事紀分析: |
| 1st. | 初級語言測驗 -> 教學、初階教材、師資培育 -> 文字化(書寫)及語言紀錄(字辭典) ->進階教材及數位化 ->語言調查 ->語言中心及語言向下紮根 ->進階語言測驗。也就是範含括在測驗、學校教學、語言紀錄、沉浸式教學及補充型成人教育。 |
| 2nd. | 比較Joshua Fishman的八階挽救語言理論或Leanne Hinton的九階理論,可見尚缺:
i. | 基礎意識澄清工作,喚起語言意識,提升對族語的認同感。 |
ii. | 社區語言環境營造。 |
iii. | 擴展公共場域使用族語,例如行政機關、主流媒體、產業、交通。 |
|
| 3rd. | 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尚缺那些工作,而是已經有的眾多計劃之間的「順序關係」不清楚,很明顯都是因應當時政策規定需求或學者建議有效方法,而立即制定計畫執行。換句話說,是缺乏長遠規畫的想法。很自然地,若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也就會讓人灰心喪志,或甚至取消計畫。 |
| 4th. | 然而,不論是八階或九階挽救語言理論,都強調一階一階的工作關係,第一階的語言評估及語言規劃尤其重要,需要花很長且很縝密的時間規劃、實驗、邊觀察邊設計,才有可能找到適合且能長久經營的語言復振計畫。我們期待「語言復振小博士」的呼籲能有效幫助大家看到盲點,也能找到方法有效的處理。 |
在下一集節目中,我們要來談「讀寫族語」,這個原住民族的新傳統。 |
感謝您收看這一集節目,我是Yedda Palemeq,我們下次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