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第一次申辦護照時,為了查詢中文姓名拼音如何書寫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嗎?
讓我們從中譯英的範例,思考中文翻譯成族語時可能會遇見的問題。
不同族語,影響漢名譯族語的拼寫第一次申辦護照時,若沒有記載外文姓名,會請你將中文姓名以國語讀音依順序音譯為羅馬拼音,此時可以透過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提供的「
外文姓名中譯英系統」進行查詢,輸入姓名後系統會顯示「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威妥瑪(WG)拼音」、「國音第二式拼音」4種拼音供你選擇,你也可以直接參考「
護照外文姓名拼音對照表」查詢音譯的中文姓名為何。
接下來,眼尖的國人很快就會發現,明明一個姓怎麼有不同拼音?一個「張」有Zhang、Jhang、Chang及Jang等4種拼音形式。(註1)
這問題在將中文姓名翻譯成族語時,也會遇到,試想:倘若進行族語書寫時,需要將中文姓氏寫入文章中,我們會怎麼書寫這些中文姓氏呢?按照中譯英系統提供的漢語拼音書寫?還是直接將中文寫進去?還是選擇以族語既有的書寫符號將中文姓氏譯出來?
或者更省事的,希望有個如外交部理事事務局「外文姓名中譯音系統」一樣的系統可以用?
繼續想,當我們有個中譯族語系統提供查詢中文姓氏時,各族又將會呈現怎麼樣的拼音呢?例如「陳」在卡那卡那富語中可能拼成Cʉn,在其他族群中則可能拼成Cen或是Ceng。就好像跟老人家聊天時無意間聽見老人家唸著有點不大標準的中文,想讓你搞懂他/她的明白。
此時,再不禁一想,為什麼老人家念中文時會有這些語音上的差別呢?若我們能有個「族語姓名拼音對照表」查詢音譯中文姓氏的族語為何,這樣的對照表背後會不會也隱含了各族語音書寫符號所留下的線索呢?族語對譯中文時會怎麼適應該語言的語音形式呢?(註2)
標準化是族語文字化應持續努力的目標至於將中文譯成族語時,應該採取姓在前名在後?姓氏後面是否需要逗號?名字音節中間是否需要連結號還是連寫在一起?姓氏是否大寫?像這些格式問題目前都尚未規範。
外文姓名中譯英系統則明確地指出:
「姓氏在前、名在後,姓之後加逗號(以利區分姓氏及名字)。另外文名字音節中間之短橫,係為便於名字斷音,易於辨識之用,倘外文名字之間不加短橫,本局亦尊重申請人意願……」
但若直接採用姓氏後加逗號,對族語書寫來說是否增加族語辨別句式上的困擾?這些都需要討論。
翻譯地名與行政機關名稱也會面對這些問題,而地名是否採取音譯或是以族群本身既有詞彙為主也需透過調查、確認各族群共識與習慣,例如並非每個族群都會有縣/市/區的概念,譯成族語時可能只出現地名而不會出現縣/市/區詞彙。
延伸至族語公文上,目前國內想參考國家文書書寫格式可以上「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查詢相關參考規範,是國家推動統一文書的參考,也提供公務人員有效率的方式編撰,依不同目的選擇合適的格式撰寫政府文書。當推動族語公文時會是值得參酌的對象之一,而上述有關姓氏、地名與行政機關名稱也都會出現在公文中。
族語文字化的今日,如何將這些體例標準化,都是族語文字化持續努力的目標之一!
族語體例標準化是族語文字化應持續努力的目標。圖為實驗中的
卡那卡那富語《維基百科》所介紹高雄市桃源區的條目。(翻攝自《維基百科》)
附註
1. 此處不談論該選擇哪一種拼音及主觀選擇下所隱含的意識形態。
2. 也因為如此,原住
民族語書寫符號的制定、使用與修訂就相當重要了。語發中心研究員Akiw負責規劃
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焦點座談會暨公聽會,近期6月17日將在花東進行檢視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符號系統,欲知詳情請持續語發中心官網與
臉書活動資訊。若想進一步看族語拼音轉中文的有趣現象可見語發中心研究員Dawa所撰寫的
有趣的族語商標/店名。若是希望新創詞中能出現您希望的地名或是行政機關,請點選語發中心
族語新詞投稿專區。
關於作者
Milingan(戴佳豪),排灣族,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
報導出處:Mata Taiwan
網址:
http://www.matataiwan.com/2017/05/23/indigenous-naming-passport/